华清引·感旧

华清引·感旧朗读

平时十月幸兰汤。玉甃琼梁。五家车马如水,珠玑满路旁。

翠华一去掩方床。独留烟树苍苍。至今清夜月,依前过缭墙。

译文

华清宫金碧辉煌华丽夺目,玉砌成的沐池晶莹剔透。(明皇与贵妃)年年来到这里洗沐享受,那场面真叫壮观:贵妃的亲眷前呼后拥如流水,用珠宝组成的陪行饰物铺天盖地。

可叹啊,翠华一去,繁华不再。华丽的宫殿已成为断瓦残桓,珠光宝气的双人床早已被灰尘覆盖。留下的只有苍翠的老树。清夜的明月高悬空中,依然照着藤条环绕的围墙。

注释

平时:年年或经常。

莲汤:亦名莲花汤。为明皇沐池;海棠汤为贵妃沐池,均在华清池内,统称为华清池。

玉甃:玉石砌成的井壁,指沐池。

琼梁:色泽晶莹的柱梁,指华丽的宫殿。

五家:指杨贵妃亲眷。

翠华:天子仪仗中以翠鸟羽毛为装饰的旗帜、车盖,代指明皇。

掩:覆盖、关闭。

烟树:云烟缭绕的树木。

缭墙:藤条盘绕的围墙。

华清引·感旧创作背景

  宋英宗治平元年(1064年)甲辰十二月东坡罢凤翔府签判,返京,过长安,游骊山作此词。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 ...

苏轼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招隐谁招到碧岩,自嫌黄绶映青衫。月光童子分根柢,金粟如来混圣凡。

胜赏莫辞空百盏,丽酬不记达千函。竦身便脱尘埃去,径上清虚谢辔衔。

()

屋上即青山,柴扉镇日嵌。

烟霞三径足,天地一身闲。

()
郭印

林园无俗物,满目是琅玕。

非雾昼常晦,不见夏亦寒。

()

君在南湖住,我同东郭游。陈蕃无下榻,王粲有登楼。

吟苦诗陶写,酣沉酒拍浮。德辉天外凤,机静水边鸥。

()
潘乐乐

一榻昏昏睡起迟,去来如梦至今疑。才回江海千重浪,又对风云百变棋。

何处清宁堪著我,此生流转为哦诗。故人莫问升沉事,地僻花深卧不知。

()
弘历

贪程忘日有常谈,忽报春蓂落尽三。应趁清和归冀北,恰留九十在江南。

未孤柳媚还花冶,虑误吴耕及越蚕。更有予心深惬处,皇州好雨应时甘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