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门复入门,两脚但如旧。
沉吟坐西轩,饮食错昏昼。
寸步曲江头,难为一相就。
吁嗟呼苍生,稼穑不可救。
安得诛云师,畴能补天漏。
大明韬日月,旷野号禽兽。
君子强逶迤,小人困驰骤。
维南有崇山,恐与川浸溜。
岑生多新诗,性亦嗜醇酎。
九日寄岑参。唐代。杜甫。 出门复入门,两脚但如旧。所向泥活活,思君令人瘦。沉吟坐西轩,饮食错昏昼。寸步曲江头,难为一相就。吁嗟呼苍生,稼穑不可救。安得诛云师,畴能补天漏。大明韬日月,旷野号禽兽。君子强逶迤,小人困驰骤。维南有崇山,恐与川浸溜。是节东篱菊,纷披为谁秀。岑生多新诗,性亦嗜醇酎。采采黄金花,何由满衣袖。
方欲应邀出门造访,又返回门内,那密集落地的雨点只是依然下个不停。
去往你家的道路泥泞,欲去看望于你,无法启行,想你想得我容颜消瘦。
我独自坐在西窗下深思不已,连吃饭也辨不清是黄昏还是白天。
虽然我距您的住处很近,却难得去与您会面一次。
唉,可怜!那些受苦受难的老百姓,被水淹毁的庄稼是无可挽救了。
怎么才能除去那可恶的云师?谁能去将那天漏处补住?
日、月隐去了光辉,禽兽在空旷的原野里哀号。
官员们勉强做出从容自得的样子,老百姓却困于泥泞而难以行走。
城南边有座终南高山,恐怕它也会被那急流的河水淹没漂走。
今天这个重阳佳节,东篱的菊花你在为谁开的这么好?
岑参先生有很多新诗,生性也特别喜欢香醇的美酒。
雨中,眼看着那样繁多的黄菊花,怎能使你的衣袖装满呢?
岑参:盛唐著名诗人,为杜甫诗友。
复:是再三再四。因为雨所困,故方欲出门访友,又复入门。
泥活活:读音“括”,走在泥淖中所发出的声音。
饭食错昏昼:阴雨不辨昏昼,故饭食颠倒。
寸步:是说离得很近。但难得去拜访。
云师:云神,名丰隆,一说名屏翳。畴:谁。
大明:即指日月。韬:韬晦。日夜下雨,故日月尽晦。
君子:指朝廷官员。逶迤:犹委蛇,从容自得的样子。小人:指平民和仆役。他们都是徒步,所以困于奔走。
溜:水流漂急。
纷披:是盛开,不能赏玩,所以说“为谁秀”。
新语:一作“新诗”,醇酣即醇酒,酣音宙。
黄金花:指菊花,古人多用菊花制酒。
参考资料:
1、萧涤非:《杜甫诗选注》.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8年8月版,第44-45页
2、萧涤非选注.杜甫诗选注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6.01:第46页
据《旧唐书·玄宗本纪》、《资治通鉴》记载,长安一带“霖雨积六十余日”,关中大饥,农田淹没,“稼穑不可救”,诗正作于其时。岑参,系杜甫好友。其时已辞安西四镇节度幕府书记职,返长安。面对当前的局势,杜甫以诗代柬,表达了对当时朝政的不满。
参考资料:
1、卢国琛选注,杜甫诗醇,浙江大学出版社,2006年11月第1版,第26页
2、张忠纲选注,杜甫诗选 插图版,中华书局,2009.08,第53页
这首《九日寄岑参》,属于寄赠之作,相当于一封诗歌体的书信。这一类诗作,应酬性色彩较浓,内容往往比较空泛。然而,这首寄赠诗却大不相同。杜甫的这首诗寄赠岑参,一方面表达重阳节不能共赏秋菊把酒论诗的遗憾与惋惜,一方面对于天灾给苍生带来的苦难抱有一定的关怀和同情。诗中既有寄赠之作的一般特点,对友人表示怀念和问候,又有涉及当时的社会生活,即因大雨成灾对苍生稼穑表示的关切和忧虑。
这首诗较长,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段落。
第一段,从开头“出门复入门”,到“难为一相就”,叙述访岑而阻于雨,与岑参的住处曲江虽然不远,但却不能去探访,倍觉思念,表现出了与岑参的深厚友谊。
第二段,从“吁嗟乎苍生”,到“小人困驰骤”,由大雨而联想到这场雨给苍生百姓带来灾害。看起来,这一段似与岑参或杜岑友谊没有直接联系,像是节外生枝。但细想还是有其内在联系的。这倒不仅仅在于都是说大雨,而是他们都是诗人,民间的疾苦是他们共同关心的问题。所以下一段内容,又回到作为诗人的岑参上来。
第三段,从“维南有崇山”到全诗的收尾,归结到岑参的诗歌创作活动。从诗歌本身来说,这里既写出了杜甫与岑参这两大诗人之间的友谊,也表现出杜甫对民间疾苦的关心。然而,过去有的诗论家认为这首诗的内容还不止于此,而是诗中喻指当时的朝政。据考,天宝十三载秋,大雨成灾,宰相杨国忠却取好庄稼来,向玄宗皇帝说:“雨虽多,不害稼也。”实际情况是否如此,当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。但无论有无寄托,杜甫对苍生百姓疾苦的关心和同情,则是没有疑问的。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 ...
杜甫。 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天关湛甘泉书院春望。。黎瞻。 太史藏书地,惟怜古树存。草深穿讲席,水长绕梁门。满目城云动,伤心竹露繁。诸君一杯酒,有恨付无言。
花前饮 酒垆。。曾廉。 东风初染海棠晕。好春色、花娇柳嫩。翠袖方倚垆,向甚处、寻如愿。梦幻影泡露兼电。但俄顷、花飞人倦。有酒能忍颠,那更待、佳人劝。
秋夜望月 其一。两汉。佚名。 皎皎山头月欲低,月厌羁愁睡转迷。忽觉泪流痕尚在,不知梦里向谁啼。
次潘少承寿七十一韵。明代。黄佐。 玄览台前闻雅音,滋兰豪唱麟蒲深。玩梅谁谓越山雪,采菊自多疏传金。三径烟霞娱白首,九天日月悬丹心。何当一曲解民愠,浩浩南薰吹北林。
和李自得题咏小园上下平韵三十首 其七 七虞。明代。邓云霄。 荒园浮水镜,人拟小方壶。山岳交回护,烟波幻有无。客从穿竹至,酒向隔村沽。半醉摇渔艇,还如泛五湖。
海啸。。卢青山。 嗟汝海兮犹苍穹,横以眠兮寰球中。肆渺弥兮谁能踪,中有岛兮浮西东。此即吾人所谓五洲,载于鸿涛兮如游蠛蠓。原谷纷兮地厚渥,蕃我族兮亿兆同。居之乐兮室巍隆,廪之实兮黍麦充。拄我父兮长藤筇,引我子兮言蛩蛩。携以往兮海之侧,海其蓝兮天其碧。信三才兮吾中居,载以覆兮安吾迹。谐相处兮各有端,慎燮理兮在吾力。嗟宙宇兮玄微渊,智如粟兮争迷惑。事唯恭兮犹莫知,浪忽至兮奔如镝。岂下水而上涌,如天崩以下击。楼阁如吹微尘,大块脆而若纸。八万之众扫以空,况吾孑孑之父子。失我亲兮摧我肝,幸而生兮孰若死。踽吾足兮寻其遗,何一步兮三恸止。纷总总兮陈其尸,遍隰畛兮布涘沚。或首断而肢离,或陷洫以挂枝。细拂发以抚额,辨眉目与裳衣。日为旰兮泪为枯,终不得兮我所思。颓以跪兮力已沮,望群尸兮漫涂路。躯虽异兮死则同,此八万兮何莫非吾子父。终而起兮试招魂,目泣血兮齿穿龈。蹇予声兮何悠长,浮以往兮回以翔。企予踵兮海崖旁,使予声兮及要荒。我所招兮我所亲,及予亲兮亦及予群氓。声所向兮无回航,日之堕兮暮苍苍。嗟予声兮终有止,唯此天海兮茫茫无终始。